華北地區冬小麥“測土配方,套餐施肥”方案
一、冬小麥的需肥特性:
小麥為禾本科作物,須根系。小麥需肥較多,每形成100公斤小麥籽粒約需純氮3.0公斤、磷1.25公斤、鉀2.5公斤,充足合理的氮磷鉀供應和適量的中微量元素是小麥高產優質的基礎和保障。
二、冬小麥施肥存在的問題:
1、偏施氮磷肥,忽視鉀肥:氮磷鉀是小麥正常生長所必須的三大營養元素,只有配合施用,才能相互配合,互相促進,增產效果是單施其中任何一養分所達不到的。氮肥過多,鉀肥不足,會引起冬前麥苗生長過旺,易受凍害;后期則表現為貪青晚熟,易倒伏,千粒重明顯降低,產量不高。所以,氮肥施用過量必然造成小麥的減產歉收,只有適量適時地供給氮素營養才能確保小麥高產穩產。足量補充鉀肥,能顯著提高小麥抗病、抗旱及抗凍能力,并對莖稈粗壯、堅韌、抗倒伏和小麥正常落黃成熟都有良好作用。小麥生長過程中鉀營養供應不足,最明顯的表現是葉緣枯焦,甚至整個葉片似灼燒狀,小麥根系發育不良,籽粒癟瘦,莖桿細弱易倒伏,抗病能力差,產量不高。
2、選用的化肥后勁不足:小麥生長期長,其需肥高峰在來年的拔節期和灌漿期。所以,選擇一種長效化肥做底肥是小麥高產的基礎。近幾年,有些農民朋友種小麥時選擇的肥料特別是復合肥,肥效較短,沒有后勁,造成小麥年前麥苗長勢過旺,而年后返青時生長變弱,后期出現脫肥早衰,嚴重影響產量。
3、不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對小麥的正常生長有重要的作用,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可能會對小麥的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如小麥缺鋅時,麥苗長期矮縮不長,拔節期麥株拔不出節來,植株矮小;小麥缺硼時,麥穗不實等。所以全面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是提高小麥產量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4、追肥方式不科學:為圖省時省力,采用撒施的方法追肥,根本不管肥料利用率高低。肥料撒施會造成有效養分的揮發浪費,特別是尿素一類的肥料,降低肥效,因此建議小麥追肥時盡量采用開溝施的方法,覆土施肥的肥料利用率要比地面撒施高的多,這樣既減少了我們的經濟投入,又能收到好的效果,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三、眾德牌系列復混肥是一種質量有保證的好肥料:
眾德牌復混肥是由德國獨資企業--眾德肥料(煙臺)有限公司生產的優質肥料。該肥料采用德國農業專家專為中國農村設計的肥料配方,有速效肥料和長效肥料兩大系列。眾德牌長效肥料的突出特點是:總養分含量高(一般在50%左右),肥料利用率高,其中氮源主要來自大顆粒尿素。養分釋放速度適中,前期能避免冬前肥力釋放過快,養分消耗過多,麥苗旺長而受凍害,后期能保持養分供應穩定持久,避免小麥脫肥早衰。利用率要比一般小顆粒尿素高20%以上。這種長效肥料肥效比一般性肥料長20天,后勁足,特別適用于像小麥、棉花這樣生長期較長的作物。
適合小麥做底肥的配方有:19-19-19,18-18-18,17-17-17,19-25-12,18-28-10;
適合做小麥追肥的配方有:32-0-18,30-8-12,30-5-14 。
四、華北地區冬小麥施肥技術:
施足基肥
一定要增施有機肥,以增加有機質含量,培肥土壤,一般農家肥1000公斤左右。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可每畝選用眾德19-19-19,18-18-18,17-17-17,19-25-12,18-28-10
復混肥20-40公斤,或用磷酸二銨30斤加20斤尿素再加20斤紅牛牌氯化鉀肥作底肥。施足基肥是小麥高產、穩產的基礎。
重施拔節肥
看苗情施拔節肥,小麥分蘗多,苗情好,長勢旺盛,應適當晚施,并減少施用量,可在拔節后每畝施眾德32-0-18,30-8-12,30-5-14復混肥15-25公斤。小麥分蘗少,苗情不好,長勢弱,應適當早施,并加大用量。